近日,浙江温州乐清市政协在城南街道举行“民生议事堂”活动,邀请了30余名统战成员、政协委员聚焦“民族共同富裕”,频发“好声音”,共绘“同心圆”。
同心圆半径内,作为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县市,乐清全域有少数民族户籍人口5600余人,外来少数民族人口8万余人。聚焦该市中心城区城南街道,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来源地最广、民族成份最多、聚居人数最大的街道。因此,促进民族团结,已成为该街道的必答题。
尊重包容:民族村里喜事多
“我们百岱村是乐清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共有村民825人,其中畲族村民42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2%,主要是以翁姓和陈姓畲族村民为主。”活动当天,城南街道百岱村“一肩挑”干部翁建锋如是说。
据历史记载,百岱村翁姓和陈姓源于从福建沿海漂流而至的两只渔船,船只在乐清附近靠岸后,上述两姓族人在此过上了渔家唱晚的海捕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上生活的人翻山越岭,迁移至内陆生活,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翁建锋介绍称,在城南,百岱村民从渔民到居民,完成了海陆生活的变迁,而如今,从“上岸”到“上楼”,新的居住方式仍在持续更迭,“前些年通过整村征迁,咱们村曾创造14天百分百签订拆迁协议的‘百岱速度’,迎来了全新的幸福生活。”他说。
如今,城南街道聚焦拆迁安置房配套设施、室外休闲庭院、文化走廊、景观造型等方面,融入畲族风情建筑设计,倾力打造体现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公共建筑,进一步丰富畲族同胞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乐清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百岱村老人临时安置房北侧,百岱村“哈哈”民族文化广场落成,并在建设过程中打造具有乐清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进而全面融入盐盆山清和公园一体化建设。
此外,城南街道还在百岱村口及公交站台等地处安装民族特色宣传栏,宣传民族政策和各民族文化。同时把畲族民众日常生活场景描绘在风情墙上,展现畲族历史,让更多人感受畲族文化。
多元聚力:各族学子共成长
除了百岱村,城南街道还有一所多民族融合的学校——城南第二小学(下称:城南二小)。该校现有学生70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18个省市,其中少数民族孩子23人,共来自8个民族。
“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城南二小的支持,尤其是在座的吴利朋、倪洁等政协委员牵头成立了温商慈善基金会为我校设立学思奖助学基金,鼓励新乐清人子女快乐就学。”当天座谈环节,城南二小校长余存天致谢道。
在政府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关怀下,这些年,城南二小以“石榴籽”为主线,推出“健康石榴籽”“勤劳石榴籽”“阅读石榴籽”“平安石榴籽”等教育活动,并积极打造“金石榴”校园文化,以石榴为原型设计石榴娃为吉祥物,还开发设计了环保袋、安全小黄包帽,志愿者服装,笔记本、文件袋、石榴币等符合学生年龄认知的文创用品,让各族学生在此幸福成长。
这是城南街道巧借乡贤之力助推多民族学校发展的一个缩影。2021年开始,由城南乡贤成立的温商慈善基金会在城南二小设立“学思奖”助学基金,分设品学兼优奖及学生关怀基金等,每学期对品学兼优、各民族学生,以及家庭困难对象开展助学活动。另外,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基金会成员还会走访慰问,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聚焦民生:唱响团结共富曲
在当天召开的“民生议事堂”上,城南街道统战成员代表与其他政协委员共聚一堂,聚焦民族同胞帮困、行政审批服务、就学、就业、文化交流、共富工坊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共同为街道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建言献策。
城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民生议事堂”是县级政协在乡镇(街道)搭建的重要协商平台,是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重要阵地。不仅开辟了政协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的新途径,还构建了基层民众表达诉求、反映意愿的新通道,是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广泛影响力的政协工作金名片。
该负责人表示,城南街道要规划引领,凝心聚力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制定民族特惠政策,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各民族提供优质服务;要做好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民族乡村特色示范,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集智聚力,提升履职质效,依托民生议事堂平台,围绕民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履职尽责,将好建议落到实处,做好做深共富文章。(张益聪 孔丽琴 臧建乐)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