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要闻 >

以人文关怀为底色,文化普及幻化成精神指引一一许峰诗歌研究第三部《咏物悟道100首》赏析系列第四章

2024-09-02 15:16 来源:欧洲网   阅读量:6521   会员投稿

文/邹中海

一、深刻皱纹溢笑意,胜过夕阳沐脸膛

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许峰老师的诗歌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是因为他的诗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有深厚的土壤和大地生出的根,也有他对生命意识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所以读他的诗,不但能带来审美意识的阅读体验,更有一种特别的教化意义,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洗礼。也正是这根“根“,才形成了枝繁叶茂的许峰诗学。著名作家王剑冰认为:“灵感不是等在那里的,它是激发出来的,提醒出来的,催生出来的,它的出现也许是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处,也许是忽如一夜春风的万树梨花。所以有了创作的准备,你还得等你的灵感,等情感的触碰,等欲望的萌动,等你的丰沛的情感追随你的灵感春风化雨,才容易使文字发出温度,生出火花。”许峰老师的这首《观老年人广场舞》,就是在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处,诗人丰沛的情感春风化雨,发出了温度,生出了火花,是灯火阑珊处的蓦然回首,是一夜春风来的万树梨花:

《观老年人广场舞》

脚步杂乱无章

手势瞎摆胡扬

路人烦躁侧目

他们自乐终场

那不是舞蹈

那是人生梦想

那不是艺术

那是岁月沧桑

无须你赞美

无须他捧场

深刻皱纹溢笑意

胜过夕阳沐脸膛

这首诗是诗人近两天刚写的佳作,本不是《咏物悟道100首》中的作品,之所以把这首诗当作开篇语,除了这首诗能体现出诗人高尚的艺术情操和浓厚的人文关怀外,还有一点,许峰老师是古典诗词大咖,新诗写得少,所以收录进来,本身就有特别的意义。此外,这首诗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味心灵的慰籍。中国早已进入到老年社会,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超2.96亿,占总人口的21.1%。而这批老年人,大都是从苦日子中走过来的,好强、坚毅、勤劳是他们的共同体现。年轻时,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到了家庭和社会事业中,透支了一切,等他们进入老年生活时,蓦然回首,无枝可依。于是跳广场舞,是老年人不多的选择之一。

现在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但离“老有所乐“的条件,还有一定的距离,就连最起码的天伦之乐,很多家庭都很难实现。所以现在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心里,其实是很孤独的。广场舞,也就成了各位老人家不多的“乐子”和锻炼方式之一。老年人大都没有经过正规训练,肢体笨拙,行动迟缓,甚至跟不上音乐的节奏,舞姿不漂亮,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诗人很形象地进行了描绘:“脚步杂乱无章/手势瞎摆胡扬!”但由于音响的音量过高、舞姿难看,而被“路人烦燥侧目”。

针对这个情况,诗人则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并不否定,老人们的舞姿有多美,而是从人文的关怀入手:“那不是舞蹈/那是人生梦想/那不是艺术/那是岁月沧桑!”是啊,每一个人都年轻过,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但由于他们撑起了家庭责任,为这个时代贡献了力量,他们放弃了曾经的梦想,留下的是岁月的沧桑,如今到了年老时,内心的孤独,并不能追回原来的时光。与其说老年人相聚在一起跳广场舞,倒不如说是在消磨时间,排遣内心的孤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诗人接下来的句子,虽不露声色,却在平稳中有波涛的力量:“无须你赞美/无须他捧场/深刻皱纹溢笑意/胜过夕阳沐脸膛!”

诗人在写完这首诗后,在许峰诗歌研究院,有几句话非常令人感慨,他说:“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才理解他们,我见过很多养老院的老人,很可怜!中国优秀传统这几十年丢光了!”

诗人说的这些跳舞和养老院的老人,还是比较幸福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至少衣食无忧。在农村还有大批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还在地里刨食、艰难为生。有的生病了,也“硬扛”着,怕给子女增加负担,这其实不是文明社会应该出现的现象。所以诗人的这首诗,也引起了很多老领导如邓新生、白勇、老丘、张善廷等和作家夏志红、朱光文等老师的唱和。我们期待,许峰老师的这首诗,能掀起一股爱老、敬老的热潮。这首诗的后两句,非常传神,堪称名句,散发着诗意的清香,因此就做了小标题。下面文中的小标题,也是出自许峰老师的诗句。

二、劝君生前多孝道 胜过祭祀磕头忙

老年人是需要关爱的,除了社会要有宽容心外,作为老年人的直接亲属,更要承担起这份责任。中国式的父母要强惯了,孤独与痛楚一般是不会向儿孙说的,所以特别需要儿女的关心和体贴。但遗憾的是,在儿女的思维里,大都把父母一直当作天和地,以为父母依然是原来的父亲母亲。诸不知,岁月早已推残了曾经伟岸的身躯,他们的体内,也千疮百孔,无力感和孤独感越来越盛,只不过“要强”“好面子”,不好意思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笔者曾在一本老年杂志上看到阿紫的文章,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颇受教益,于是摘下,与朋友们共勉:

“小区中央有个小花园,是老人们早晨锻炼、年轻人晚饭后散步的绝佳去处。然而经常会发生一些煞风景的事情,比如老汉旁若无人地对着大树小便,灌木丛里冷不丁站起一个正在系裤子的老头或老太..…在小区里,离家这么近,怎么就不能回家大小便?我一度很是不解。6年前,妻子去一家较高档的小区当物业管家,从未见到过老人随地大小便,于是我觉得这是素质问题。妻子服务的小区老龄化同样严重,老年居民多是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我们小区的老人大多是退休工人阶级有相当多的农村老人,他们随做小生意的儿女进城居住。

去年,有位老太太频繁向妻子求助。有时让她代买药品,有时帮忙拿快递。老太太78岁,看上去身体还好,腿脚并没有毛病。后来她向妻子解释一下,她小便失禁越来越严重了。有时突然想上厕所,从客厅走到卫生间不过10米距离,居然憋不住尿在裤子里了。老太太以前是厂领导,很注重体面。虽然没人看见她的窘态,但她感觉格外“丢丑”,再也不敢出门了。据她了解,颇有几个老年邻居和她一样,出门只能穿纸尿裤。她觉得很不习惯,便宁可窝在家里。

我终于明白了,我们觉得一两百米的回家路很短,对于有些老人,却是漫长的距离。我们小区的老人经济普遍不宽裕,没几个人舍得出门就穿纸尿裤。他们大半辈子大大咧咧,不像妻子服务的小区里的老人那么注重面子,于是才会经常见到有人随地大小便。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虽然无论什么原因不讲文明总是不对的,但通过妻子这起服务案例,我们都有了一些反思。我们家也有老人,他们如果“失禁”但不严重,估计不会告诉我们。那位老太太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她的儿子却不知道,可见我们平日得通过各种渠道增加阅历,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老人。

去年底,两位舅舅不远千里来看望母亲。两人事先预订了酒店,大哥、二哥知道后想让他们退房。大老远过来却不住在家里,老家亲戚们会说我们待客不周?争来争去,我发现两位舅舅态度十分坚决,就劝说哥哥们“从”了他们。

几天后,舅舅们坐高铁回家。临行前,二舅向我解释,他们哥俩如今都是“起夜家”,一晚上起码起夜四五趟。住在我们任何一家,晚上都会感到有压力。再怎么轻手轻脚,总会弄出一些动静,吵了全家人的睡眠。若是咬牙忍着,太难受,而且顶多减少一两趟。住酒店就自由多了,不必顾虑那么多。

一晃我也“奔六”了,其实也悄悄成为了“起夜家”,至于以后能不能活到失禁的年龄,还不好说。提前对老了以后的各种状态有所了解,将来面临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会多一些从容,少一些心理失衡。”

三、如今鹤发童心在 徜徉山水期百年

关于老年人的话题,笔者也是快“奔六”的人了。不过写这样的文章,还是第一次,所以干脆再引用许峰老师的几首诗来增加份量。因为许峰老师的诗,忠孝思想是他永远不变的主题。只要读了他的诗,一定会受到教育。他写作的初衷,就是通过他作品的文化普及与传播,达到劝世的目的。所以许峰老师的诗,都是在质朴的语言里展开抒情,在清新自然中叙事。把诗歌意境与个人感悟结合在一起,使得诗歌中的天地人相互映照、彼此相溶。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在生命场景的中,展开对真善美的追求,旗帜鲜明地袒露了自己诗歌的走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回归自然、或体悟出人生的境遇,激荡着炽热的情感。俄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就说过:“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不会有诗。”他的诗,就为别林斯基的话作了一个基本的注释。他的人文关怀,是多方面的,散发着儒家的“民本思想“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子精神!如果按古代的文士划分,许峰老师是正儿八经的士大夫,和陶潜、杜甫、王昌龄、苏轼、陆游、郑板桥等先贤先达一样,无论是官职、民本思想和文坛的影响力,都属于同一阶层。我们看许峰老师的这几首诗,是否会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呢?我想会!

其一、怀念父亲

褴衣粗食一生艰,沥血育后奉薄田。

春秋易逝雏亦老,岁月不改是思念!

其二、祝福母亲

幼孤篱下泪无边,暑去寒来有谁怜。

如今鹤发童心在,徜徉山水期百年。

三、纪念父亲

慈父独自天堂走,今生泪枯难牵手。

夜雨凄凄吹不回,来世尘缘再聚首。

四、祭祖随感

山坟背后多苍凉,嫡传不过一炉香。

劝君生前多孝道,胜过祭祀磕头忙。

《祭祖随感》,是诗人自己也比较重视的一首诗,他不但多次在许院群里讲过,也是少见的、把这首诗同时收录在两本诗集中的佳作。上一次出现在《孝梯传家》的组诗中,这次单首重发,重新收录,足见诗人的重视。邓三君老师有几句话归纳得非常好:“俗话说:重葬不如厚养,现在有些人,老人在世不闻不问,更别谈关爱。但老人离世后却‘大兴土木’,极尽奢华,以搏孝子(女)名声,实则是本末倒置,无孝装悌,令人心寒,但愿诗人这首诗能给假孝子们以警醒。”诗人与评家言之妥切,发聋振聩,让人警醒。关于这首诗的解读,可同步参考许峰老师的主题诗集《四季如歌.孝悌传家》或笔者的拙评《许峰诗歌研究〈孝梯传家〉赏析》。

四、葛翁仙丹传美名 未见不老长寿星

下面这三首诗,皆出自《咏物悟道100首》,15至19页,邓三君老师做了精彩点评。

其一、拜谒葛洪庙

葛翁仙丹传美名,未见不老长寿星。

悬壶可续孤人命,济世还须日月新!

其二、祭祖随感

山坟背后多苍凉,嫡传不过一炉香。

劝君生年多孝道,胜过祭祀磕头忙!

其三、咏鸟

吾家二楼空中花园的盆景山茶花树上,一对画眉鸟在枝杈中筑一巢穴,哺育一对幼鸟,每天一早就欢叫着不停地在空中穿梭,觅得虫类衔回巢中嘴对嘴喂哺幼鸟,其情其景甚是感人!据说鸟类长大后就远走高飞,不再返回陪伴父母。故联想到人间百态,深感父母伟大!

撕破夜幕觅食忙,声声清唱慰儿郎。雏成振翅不复回,独立巢边梳旧妆!

邓三君老师诗说:

其一、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时后备急方》等。这首小诗揭示了一个道理:再好的医师再好的药,也只能治病而治不了“命”。而要济世,既要让广大的黎民百姓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还得靠执政者的执政为民、政治清明。

其二、俗话说:重葬不如厚养。现在有些人,老人在世时,并不重视,也没有必要的关爱,反而在老人离世后“大兴土木”,这其实是本末倒置。表达对先人的崇敬和追思,不如对活着的亲人尽敬老赡养之道。孝与不孝,并不是看墓做得有多大,“钱”烧得有多少,关键是看亲人活着的时候,你对其是否善待尽孝。

其三、诗人由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是啊,我们的母亲何尝不是如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等诗章,皆是对母亲的歌颂,对母性无私光辉的颂扬。此诗的大意就在于此。

许峰老师的诗,真正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弘扬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他的诗歌,同时让我们明白:世间没有永远不老的长寿星,哪怕是葛洪也如此;所以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来后悔!要忆起“撕破夜幕觅食忙,声声清唱慰儿郎”那个情景中伟大的父母之爱一一“劝君生年多孝道,胜过祭祀磕头忙”!并推己及人,关爱所有的老年人这一个特殊的群体。

作为许峰老师诗歌的研究者之一,笔者认为是非常幸运的,首先一条,他的学问人品,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给笔者和同道们在文学的发展方面都带了强大的推力;第二,由于常年学习许峰老师的诗歌,在潜移默化之间改变了心性,也变得有了爱心、孝心和担当;第三,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让我们离梦想更进了一步。

今天讲的这些诗歌,体现了诗人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其中《孝梯传家》这组诗,突显了忠诚孝勇的“孝“字,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许峰老师的作品,传承了千年文脉,如长江黄河般的气韵悠长,幻化成一种民族精神的指引,带动善良与正义、和谐与关爱前行。只是笔者初次写这方面的题材,肯定不尽人意,但不改许峰老师为国为民的心和诗歌的高度。行文至此,笔者对也已迈入老年生活,却依然为民呼喊的许峰老师敬佩不已,于是草就一首,表达崇敬之情:

《许师赞》

文/邹中海

一身傲骨问苍穹,只把慈悲向民生。

贤达才人皆提许,峰传万里似长城!

下一章节,我们再讲

一一写于2024年9月2日

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

评论家简介:邹中海,诗人,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第二届作家代表,许峰诗歌研究院院长。有作品选进教辅、博物馆、央视播发和获奖。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