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大会”在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办。会上,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会长、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秘书长解树江教授向与会嘉宾解读《2024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并作出展望,他指出独角兽、隐形独角兽企业将迎来八大利好。
第一,央行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国资本市场出现根本性转变。
近期,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经济和市场预期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对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央行将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正式启动操作,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目前获准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证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当日,央行还宣布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相关贷款。这标志着央行前期宣布的两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均已实施。互换便利可大幅提升非银机构融资能力,持续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
根据央行公告,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规模视情可进一步扩大。再贷款工具将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不区分所有制。此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的规定,能够有效激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增持股票的热情。
证券、基金、保险业的互换便利工具以及对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增持回购的再贷款这两项政策,对于独角兽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从资金层面来看,互换便利工具的实施有助于优化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在证券、基金和保险业之间,资金的流通更加顺畅,使得资本市场的活力增强。这间接为独角兽企业创造了更有利的融资环境,更多的资金在市场中活跃,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流向独角兽企业。无论是通过直接投资还是间接影响相关产业对独角兽企业的扶持,都为其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的新机遇。对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增持回购的再贷款政策,一方面稳定了市场信心,使得独角兽企业所处的资本市场更加稳定有序。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若利用再贷款进行增持回购等积极行为,将带动对独角兽企业的价值重估。如果上市公司作为独角兽企业的战略投资者或相关利益方,其稳定的市场行为有利于独角兽企业更好地规划发展战略,而不用担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这也可能吸引更多上市公司关注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而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促进独角兽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二,“并购六条”为独角兽企业带来战略性机遇。
为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其中,不仅明确支持跨界并购、允许并购未盈利资产,还表示将提高监管包容度、提高交易效率、提升中介服务水平,并加强监管。“并购六条”的出台为独角兽企业提供了更为宽松和灵活的政策环境,为这些高成长性企业在资源聚集、产业整合和估值与交易层面提供了实质性的利好。不仅增强了独角兽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还帮助其在市场竞争中构建长久的优势。
从资源聚集角度,“并购六条”支持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布局,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独角兽企业多处于科技前沿且创新能力强,这将促使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向独角兽企业倾斜,助力其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水平、拓展业务领域,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通过并购带来的资金可以直接用于支持独角兽企业的市场扩张和新业务的开拓。尤其是在需要快速进入新市场或拓展现有业务规模时,资金的充足性决定了企业的扩张速度。通过并购获得的资金可以减少外部融资的依赖,让企业在新市场中稳步布局。在技术方面,独角兽企业能够获得被收购企业的技术专利和研发成果,加快自身的技术积累。对于技术驱动型的独角兽企业,收购成熟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可以使企业更快地实现产品优化和创新突破,缩短研发周期,避免从零开始的高成本投入。并购还能够帮助独角兽企业吸收被收购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关键领域的专家和管理层,补充内部人才短板。引入外部的人才不仅可以丰富企业的知识和技术储备,还能够优化管理机制,为企业注入新的思维和创新活力。
在产业整合方面,鼓励上市公司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前后端的并购等举措,为独角兽企业提供了融入大型企业产业链、实现协同发展的机遇,有利于独角兽企业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源和平台,快速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影响力,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垂直并购上游供应商或下游分销商,独角兽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供应链关键环节,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从而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这种整合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并减少市场波动对企业运营的影响。通过水平前后端的整合,并购同一行业或相邻行业的企业可以帮助独角兽企业拓展产品和服务线,实现横向产业整合。这种整合使得企业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横向整合还可以消除行业内的竞争压力,为企业带来更强议价能力和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在估值与交易层面,提高监管包容度、支持多元化评估方法和灵活支付方式等规定,使独角兽企业在并购重组中的估值更合理、交易更灵活,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为独角兽企业的资本运作提供了更有利的市场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并购行为也通常会被市场解读为企业成长和扩展的重要信号,这种信号可以提升投资者对企业未来潜力的预期,进而增加企业估值。独角兽企业通过并购提升了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极大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企业整体估值的上升。
第三,创投基金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尽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卡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大力发展股权转让、并购市场,推广实物分配股票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并购母基金或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促进创投行业良性循环;要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要夯实创业投资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落实资本市场改革重点举措,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激发创业投资市场活力。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今年6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式公布,是继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国家层面再次出台推动创业投资发展重要文件。根据6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的介绍,“募投管退”环节是指:募资端,动员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做“耐心资本”;投资端,解决钱往哪里投的问题;管理端,持续加强对政府和国有企业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的管理,以及持续落实落细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对创投基金实施与其他私募基金区别对待的差异化的监管政策;退出端,重点是拓宽退出渠道,优化创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政策。
第四,耐心资本将优化独角兽企业融资结构。
202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此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提到“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耐心资本的最大特点是愿意长期持有,伴随企业的成长。这种长期支持对独角兽企业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企业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实现其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
首先,耐心资本能够降低企业财务压力,给予其宽容的成长周期。独角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市场扩展和人才引进。传统资本可能会因为追求短期回报而要求企业尽快盈利,导致企业面临短期财务压力。而耐心资本的长期视角使其更愿意给予企业宽松的财务条件,让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和长期发展。
最重要的是,耐心资本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资本结构,耐心资本在持股期间不会频繁变动或寻求退出,从而帮助企业保持资本结构的稳定性,为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支持。同时也降低了降低融资不确定性,其长期性使企业无需频繁进行再融资,避免了因资本变动而产生的经营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时,耐心资本的稳定性能够使企业在资本市场动荡时保持相对稳健的融资环境,从而专注于业务发展。而稳定的资本结构有助于企业减少财务成本和风险,形成良好的财务基础。其次,耐心资本提高了企业融资灵活性,将为后续融资铺垫。耐心资本的介入不仅优化了当前的资本结构,还为企业的后续融资创造了更灵活的空间,使独角兽企业在未来融资中更具优势。耐心资本的长期视角为独角兽企业的再融资提供了支持,使企业能够以更好的条件获得新一轮融资。耐心资本所带来的资本稳定性和低融资成本,使得企业在下一轮融资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获得更多融资选项和更好的资本配置。这种融资能力的增强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了后续融资的难度和成本。耐心资本的长期性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退出选择空间。在耐心资本的支持下,企业可以在业绩和市场条件最佳时选择IPO上市或并购退出。耐心资本的长期稳定性增强了企业的资本市场表现,使其在IPO或并购中更具吸引力,获得更优的估值和回报。长远来看,这种退出路径的优化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资本结构的健康发展。
第五,基金招商成为城市引进独角兽企业的重要举措。
“基金招商”正日益成为许多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引进独角兽等科技创新企业的新举措。首先,从资源对接的角度来看,“基金招商”能够高效整合各方资源。一方面,传统招商模式往往存在信息不匹配、资源分散等问题,导致招商效率低下。而基金公司拥有丰富的项目资源网络,通过“基金招商”,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基金公司的专业能力和资源渠道,快速精准地对接优质项目,尤其是独角兽等科技创新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性,是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与知名基金公司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吸引了大量科技型企业入驻,为地方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设立引导基金、参与合资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进行投资,吸引市场上的资本共同投资独角兽企业,以实现“杠杆效应”,放大社会资本的投资规模。
其次,在投资环境营造方面,“基金招商”有利于打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往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过度依赖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要素获取优惠等政策,这种方式不仅难以持续,还可能引发恶性竞争。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其中明确禁止了各地通过税收优惠、奖补等方式进行招商引资。在《条例》实施后,“基金招商”成为政府直接招商以外,更重要、更具优势的招商途径。“基金招商”以项目落地为条件,地方政府通过以财政出资设立具有引导性质的政策性基金,或主导出资设立政策性母基金,以股权投资形式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子基金,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从根本上解决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协调问题。这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提高招商政策的吸引力,还能促使地方政府更加注重产业生态的培育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再者,从专业决策的角度分析,“基金招商”能够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基金公司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和严格的投资决策流程,在投资项目前会进行深入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地方政府通过与基金公司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其专业资源和经验,对招商项目进行科学的筛选和评估,降低投资风险,提高项目的落地成功率。同时,基金公司的参与还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管理咨询和增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
“基金招商”作为一种创新的招商引资模式,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实践路径。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基金招商”有望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城市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六,有利于创新生态建设的创新容错机制正在建立。
当前,有利于创新生态建设的创新容错机制正在逐步建立,这为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从政府层面来看,政策的引导作用凸显。以深圳为例,其提出以大胆资本引领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快壮大产业集群基金体系。这一举措彰显了政府利用资本力量推动创新的决心。政府鼓励国资基金大胆试错,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通过试行财政专项资金“补改投”等市场化方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这种对国有资本在创新投资中的宽容态度,是容错机制的重要体现。同时,在基金考核方面,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尤其是对种子和天使等初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时序进度、资金规模等限制,构建投资容错和尽职免责机制,实行差异化考核监督制度,为创新投资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
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对创新的容错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对企业而言,社会逐渐形成一种包容的氛围,对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亏损等情况,不再一味指责。对那些勇于创新却遭遇失败的企业家,人们不应冷嘲热讽、落井下石,而是给予理解和鼓励。对于政府自身在推动创新过程中的探索,社会也给予了更多的宽容,允许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提及了国有资本的容错和免责机制,例如“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健全符合创业投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提及国有资本的容错和免责机制,为各地实践提供了指导方向。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在顺应创新发展的规律,因为创新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如果没有容错机制,创新主体往往会畏首畏尾。而容错机制的建立,是对创新规律的尊重,有利于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更多资本投入创新领域,尤其是早期高风险的创新项目。
第七,各级政府对独角兽企业的认知和重视达到新高度
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的引领者、新动能的创造者和新赛道的开辟者,正受到各级政府越来越高的关注与重视。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会上指出,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代表性企业,具有发展速度快、成长性高的特点,已经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一股新生力量。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的科技实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下一步,工信部将采取如下措施,推动支持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一是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二是支持独角兽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和引导独角兽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掌握更多的“独门绝技”。三是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产融合作平台的作用,支持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四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围绕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发展壮大独角兽企业。五是支持独角兽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创新合作。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的政策号召,许多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政策。
总的来说,各级政府对独角兽企业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均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政策不仅为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独角兽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八、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评级
近期,高盛、瑞银、花旗和贝莱德等外资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评级。外资机构对中国释放的一系列刺激政策评价积极,这些政策全面系统而且立足长远,目标是营造更友好的经济环境。这表明中国当前的政策制定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努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这种全面性体现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监管、金融监管、工业和司法部门等多领域的政策组合。此外,9月24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了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其中香港排名重新超越新加坡,排名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位居亚太区首位。并且在10月4日,世界银行评估全球50个经济体,合共十项指标及三个范畴中,确认香港为表现最好的十个经济体之一。香港在国际贸易、市场准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服务取得最高分数,另外在办事效率范畴,全球排名第五。
外资机构的上调评级,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认可,也预示着国际资本与中国经济积极互动的良好趋势,将吸引更多资源汇聚,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向好发展。
据悉,《2024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发展报告》是第四个关于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的年度报告。该报告基于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数据库(Unicorn500),按照隐形独角兽企业评估标准,采用人机共融智能技术(Human Machine Intelligence),从中国范围内遴选出估值排名前500家的隐形独角兽企业,形成“2024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排行榜”。
2024隐形独角兽企业评价标准为:1.公司估值2-70亿元人民币;2.拥有独创性或颠覆性技术;3.拥有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4.成立时间5年左右;5.符合现行政策导向,不存在重大负面舆情。2023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排行榜采用国际投资界公认的隐形独角兽企业估值基本标准,并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数据基准日为2024年7月30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