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要闻 >

余求宝教授领衔国家重大课题荣获一等奖 数字驱动GBP系统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5-08-15 17:31 来源:欧洲网   阅读量:15112   会员投稿

近日,农业农村部传来喜讯,由余求宝教授主持的“十四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数字经济驱动的GBP系统工程在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课题批准号:GDZY5455)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并荣获国家级科研成果一等奖。该奖项由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发展改革探讨与研究》总课题组及农业农村部软科学基金管理办公室联合颁发,标志着我国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领域取得重大理论与实践突破。

余求宝教授领衔国家重大课题荣获一等奖  数字驱动GBP系统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攻坚克难,数字引擎驱动乡村变革

余求宝教授团队自2022年12月启动该课题研究,深入探索数字经济驱动的GBP系统工程(G端县域经济数字化、B端产业/商户升级、P端民众共富)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团队创新性提出并实践了“三零模式”——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产业链“零成本”高效重构、运营“零责任”风险管控、发展“零风险”普惠共享,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在四川自贡兔产业基地的实践中,该模式通过智能化养殖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显著提升产业生态效益。

余求宝教授领衔国家重大课题荣获一等奖  数字驱动GBP系统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四大维度重塑乡村发展格局

研究成果系统构建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立体框架:

——产业智慧升级: GBP工程打通农业全链条,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跃迁。大数据优化种植、物联网精准管理,使多地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超30%。

——治理现代转型:数字技术重构乡村治理体系,电商直播破除流通壁垒,远程医疗、智慧交通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云南怒江150个村庄通过无人机巡检与物联网监测实现环境治理数字化。

——人才活力迸发:“数字新农人”培育机制成效卓著。2024年宁夏西吉县吸引千余名青年返乡,依托数字平台建立180个产业帮扶对子,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

——生态持续优化:GBP工程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吉林大安运用数字化管理开发166万亩盐碱后备耕地,验证“生态+数字”双轮驱动价值。

余求宝教授领衔国家重大课题荣获一等奖  数字驱动GBP系统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国家战略引领,贡献中国方案

该研究深度契合中央“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其创新价值获国家层面高度认可:

——模式全球推广:GBP系统工程成功输出至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制度协同创新:构建县域数字化中心(to G)协调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生态。

——包容性增长典范: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试点村通过P端阶层跨越机制,实现村集体收入三年激增12倍。

展望未来:深化探索普惠数字之路

余求宝教授团队正积极布局区块链技术在GBP系统中的应用,着力破解农产品溯源可信难题。2025年~2027年计划在全国十省建立数字化乡村振兴实验室,进一步验证并推广“数字红利普惠化”模型,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树立标杆,持续为全球乡村转型输出创新方案。

本研究不仅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其成果更在广袤乡土落地生根,展现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劲生命力,标志着我国在探索数字时代乡村发展新路径上迈出关键一步。

(融媒记者黄石成、通讯员黄鑫北京报道)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