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安,有这样一个群体,为了守护一方平安,他们和隐患、灾难近身搏斗,为了生命、平安夙夜奋战,他们或战斗在洪水、烈火,或匍匐于深井、废墟,他们全年365天无休、每天24小时值守,他们有一个闪亮的名字,叫做——雅安应急人。
2019年1月,雅安市应急管理局组建后,高茂翔成为众多应急人之一。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担其任、尽其责,在应急管理岗位上锤炼内力,恪尽职守,以实际行动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应急管理青年党员极端认真负责、甘于牺牲奉献、勇于担当作为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
忠诚履职,填补机制“空白”筑牢安全“防线”
机构改革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高茂翔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学习业务知识、寻找破解方法。
在全省市(州)层面率先构建了“1+33+N”的应急预案体系,探索形成了“三个一”的应急预案管理模式,即:一个应急预案配套一个行动方案和一个口袋书。在全国市级层面率先印发《雅安市较大及以上地震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形成了全市“1+21+N”的地震应急救援模式,有效填补了四川省市(州)层面编制较大及以上地震救援行动方案的空白,并作为“雅安经验”在全省推广。
他始终抓住“理顺机制”这个关键,牵头制定了全市应急管理职责划分意见210余条,有效衔接“防”与“救”的责任链条。进一步健全了会商研判、调度管理、协调联动、督查督办以及“1+N”预警预报等工作机制,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全市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危难时刻,冲锋在前逆行而上
雅安历来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尤其在2022年,雅安连续遭遇“5·20”汉源地震、“6·1”芦山地震、“9·5”泸定地震三次灾害,造成严重损失。
严峻形势必须直面,风浪挑战必须迎战。每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高茂翔总是逆行而上,向着受灾地区出征,白加黑通宵工作,争分夺秒救人,全力以赴抢险,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力量。
特别是在“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在经过通宵达旦的忙碌后,他仍一丝不苟查看每一个数据、每一份材料,逐一核实,无一差错。
他始终坚持“边救灾、边统计、边完善”,一手抓抢险救援,一手抓灾损评估,组建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的反应灾情实际。
无论是在“9·25”天全县喇叭河镇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应对中,还是在“6·1”芦山地震、“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的前线,高茂翔都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与时间赛跑,与灾难较量,在生死关头,危难时刻,书写着“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应急答卷。
每一次逆向前行,舍身考验,更是擦亮了他作为一名党和人民“守夜人”的辉煌底色。“作为一名应急管理青年党员,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锋在前、奉献自己的力量,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荣幸。”高茂翔说。
探索创新,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米”
2021年,雅安市风险普查工作全面铺开,如何在全国脱颖而出?
于是,高茂翔对普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相关文件资料逐字逐句学习,带领普查专班人员,深入研究技术规范,高效推进全市风险普查工作。
时间是最公正的书写者,从来不会辜负实干者、拼搏者、奋进者。风险普查工作“领跑”全省,并形成典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普查办交流推广,全国78个县(市、区)先后来雅学习交流。
2021年4月23日,四川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现场会在雅安召开,与全省其他20个市(州)分享了风险普查的“芦山模式”和“雅安经验”。
2019年11月,雅安市芦山县被国家减灾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单位,高茂翔深知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创建全国试点,我们没有退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仅要干,还要干好。”他说。
于是,经过三年的创建和努力,雅安市探索形成了“政府+N”“学校+减灾”“技防+人防”三大防灾减灾工作亮点,芦山县已是村村有监测、户户懂防灾,一条适合西部山区防灾减灾救灾的新路子在雅安已经形成。
高茂翔始终以推进防灾减灾示范创建为抓手,在他的参与和努力下,全市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4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6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5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12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31个,基层应急应对能力不断提升。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应急“守夜人”,高茂翔生动诠释了一名应急人务实肯干、勇挑重担的优良作风和责任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使命在心,责任在肩!我将忠诚履职,尽心竭力,为应急管理事业奉献我的全部力量。”高茂翔坚定地说道。(图片来源:雅安市应急管理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