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22日,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开幕,曾经的场面你还记得吗?你还有当年的照片吗?一位媒体老同事从温州打电话来问我。一句话,勾起了我无限的美好回忆,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
翻箱倒柜,我找出了33年前在北京亚运会期间拍摄的老照片。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让世界看到一个奋力追赶的中国,一首《亚洲雄风》唱得亿万中国人热血沸腾,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的决心。“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亚洲风四起,亚洲雄风漫天风……”
北京亚运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当时,全国各地的报社、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媒体都想派记者去采访北京亚运会。温州当时分到一个采访名额,这名额给了温州日报。
由于当时有要求各地采访北京亚运会的记者要懂外语,不仅要宣传报道本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也要采访报道国外优秀运动员的风采。由于我大学读的专业是英语,也是报社唯一英语专业毕业的记者编辑,幸运就这样降临在我身上。
作为温州日报的特派记者,我不仅身负报社重托,也代表温州新闻界,担负起及时报道温籍运动员赛前幕后动人事迹的责任。同时,与新华社、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国家级和省级媒体竞争,要把最精彩的独家报道发回温州来,让广大读者先睹为快。
记得金秋的北京到处洋溢着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12个年头,中国以体育的名义向世界、向亚洲发出了邀请,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在全亚洲的目光注视下,那一天,全国上下的民族自豪感被点燃,全民参与亚运会的体育激情瞬间被点燃。
一场比赛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你不到比赛现场,你是很难感受到体育背后的真正含义的。每个国家风俗和文化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在残酷的竞技比赛中,面对困难,面对强手,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生命不息,拼搏不止。在困境面前,团队力量让个人从不孤单。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射击、摔跤、武术、击剑、划船、游泳、短跑、足球、篮球、乒乓球等37个项目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33年后的今天,神州大地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不仅是在杭州举行,而且在我的老家温州设分赛区。过去,照片无法及时传送,写好稿件要在新闻中心找传真机排队发送。现在,媒体记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在赛场同步发照片和文章。
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又一次实现了大团圆,12000多名运动员整装待发。西子湖畔,共同见证,我们亚洲,雄风更劲。
感谢温州日报给了我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终身受益。作为温州日报特派记者采访亚运会,是我一生的荣誉,也是我20年新闻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候。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十几个日日夜夜,睡不好,吃不香,每天奔跑在赛场,因为疲惫到了极点,站在公交车上都能睡觉。在赛场,我为温籍运动员夺得金牌欢呼自豪,也为温籍百米飞人张彩华痛失金牌而抱头痛哭,一切都忘不了……
感谢温州日报培养了我,给了我采访北京亚运会的机会,温州日报每天都留出版面优先刊发我采写的报道。这是温州日报给一个无名记者的厚爱和特殊待遇,我深感荣幸和珍惜。
我想起1990年10月7日那一天,我在现场看亚运会闭幕式,从一开始到结尾,我终于体会到一个记者做到同步采访真是不容易。亚运会闭幕式一结束,我的稿件就写好了。当我把稿子发到温州日报传真室的时候,温州日报值夜班的总编、总编室主任和编辑一致决定,不采用新华社电讯通稿,而采用了本报特派记者写的文章,这给了我极大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光阴似箭,从北京亚运会采访回来,一晃眼33年过去了。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抖折,我就会想起那些拼搏在亚运赛场的运动员身影。采访北京亚运会是我一生当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杭州亚运会开幕了,我作为一名老体育记者,以快乐之心看亚运,以感恩之心看人生。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杭州亚运会圆满成功!
编辑: 赵爽子
责编: 赵爽子
监制: 林晓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