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要闻 >

秋起萍末 拜谒先贤——记乐清地理学泰斗陈正祥故居

2023-10-18 14:43 来源:欧洲网   阅读量:17311   会员投稿

恰逢假期,应友人相约起了个大早,拜访地理学泰斗陈正祥故居。据闻,里面留有许多旧时痕迹,虽如今访者甚少,只剩落叶与古树点缀,却仍有值得发掘的故事和韵味。

微信图片_20231010204214_b.jpg

陈正祥。

  清秋时分,体感骤凉,走进柳市镇四板桥村(今象虹村),沿清澈的龙岐河支流穿越整个小村庄,一边感受城市里少见的依山傍水田园风光,一边在村内大榕树的婆娑树影里见到此行目的地,眼前豁然开朗。

  陈正祥的故居就这样安静地坐落在村庄一隅,不去计较四季时节的转变,不去在意岁月腐蚀的痕迹,只是倔强地保留着许多令人向往的旧岁月。

50000967_A06_20231011_b.jpg

故居后院。

一访河畔故居

  河畔处,居住在此的陈正祥子侄听闻我们的来意,热情地带领我们走进故居小院落。脚步踏进此处的一瞬间,古旧之意扑面而来,同行的朋友早已迫不及待拿起相机,对着四周景象按动快门,记录这里的不同。

  放眼望去,镌刻着“陈正祥故居”的铜牌已有了点铜锈,院落周围一半是大气朴实的青石墙和老木砖,另一半是附近村民新建的民房砖墙,不和谐地拼接在一处,看着有些滑稽。

  陈正祥故居的门头非常高大,不同于一些常见的古民居,整体采用了当时也不多见的西洋式建筑风格,门头处浮雕精美,其内略有中空,整体是不同于中式古民居的方正、略带弧线的西式造型,尽管门头两侧的白墙油漆早已剥落,仍难掩其韵。

  老人们常说,门头是一个家庭的脸面。家境如何、家主眼光阅历、审美雅俗,便都在这门头上了。这也提醒我,作为一代地理学泰斗的陈正祥,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度过他的儿时岁月,慢慢展开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陈正祥(1920—2003),柳市镇四板桥村(今象虹村)人,世界著名地理学家,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中国地理第一人”。早年曾在多个国家留学,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任教近40年,1979年辞去教职,前往日本讲学,后移居意大利,主导国际地理学会的世界土地调查项目,主持编辑出版了五大卷《世界农业地图集》。陈正祥是位非常高产的学者,著作等身,一生绘图无数。

  一边细数他的过往,了解他的经历,是拜访故居过程中值得一做的趣事。此行的“导游”、陈正祥的子侄一边和我们说着他记忆中有些模糊的陈正祥本人,一边带着我们穿过门头,来到故居内部,感受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中堂内的道坦前,郁郁葱葱的杂草疯长,中堂两侧则是中式的古宅飞檐,硕大的横梁、高悬的堂口成为这个足有三退的大宅子门面,其后如纽带般联系着房前屋后的数个房间,粗略估算占地约有数百平方米,足以说明陈正祥家庭当年的富足,让大宅多了些威严的古韵。

  从一处老旧房屋,与子孙后辈口耳相传里,必能了解到一个人的生平故事,这也是许许多多古民居值得一探的意义所在。

二问当年情景

  在此地踏进中堂时要小心些,粗壮的横梁只剩下寥寥几根,到处落下灰尘,墙角破损之余结满了蛛网,中堂最中央的部分成为了堆砌杂物的置物间,边上钉了几块钢板,破坏了整体观感,着实让人感叹,古民居的修缮维护仍需更加重视。

  沿着中堂一路向前,在狭小的后院驻足环顾四周,残损的屋檐下片瓦零碎,稀稀朗朗地连接着曾经大气美观的脊头,上面依稀可见各色花纹脉络,我想,这里应当还有更多此类痕迹,便在这里逗留了一会儿,想再多寻些“宝藏”。

  值得庆幸的是,边房门头也有这样的痕迹,朱红色的老木门上方是一块三角形的浮雕,上面的浮雕花绽放于蜿蜒缠绕的精美石雕藤蔓上,即便是以如今的眼光看来,也是别样的精致美观。

  “这里便是我们当时穿行此处必经的过道房了,那时候有几户亲戚在此居住,平时也多有人前来拜访,然后再往前就是他当年的房间。”推开精致浮雕下的老旧木门,陈正祥的子侄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此处的点点滴滴,里面还有些旧物,而今也已蒙尘岁月,不见当年情景。

  当打开陈正祥房间的那一刻,阳光也正好升起洒进这一处房间,依稀看到曾经的错落有致,还有几处地面的凹陷,代表着当年的书桌方位,据介绍,陈正祥就是在这里勤学苦读,逐渐打开与地理学的缘分。

  陈正祥曾先后就读于温州第一中学、杭州省立高中。他一直热爱乡土、热爱地理。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理系。他刻苦钻研,学有专长,受到学院领导赞赏,毕业后留校任教。

  此后,他曾到祖国西南调研地貌,著述了《广西地理》。在西北调研后,又著《甘肃地理》《自然与人生》等书。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考取公费留学,进入澳洲悉尼大学研究院。后又分别到英国、日本、西德等国继续深造,并作广泛的考察调研。先后获日本国立东京大学以及英国、西德地理学博士学位。

  陈正祥是出了名的勤奋,其大学地理老师胡焕庸给他八个字的评价:“学力至高,为学至勤”。陈正祥在台湾大学任教期间,在研究室门口挂上一块红漆写的木牌:“非学术性谈话,请限于三分钟。”当时的台大校长傅斯年曾和陈正祥商量,请他拿掉这块写字的木牌,他默然,不表示同意。后来有人趁他出外时,偷偷地把这块木牌摘掉。事后陈正祥竟然重新做一块更大些的木牌,还用钉子钉牢。

三思今后去向

  陈正祥勤奋无比,对时间分秒必争,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经常到翌晨两三点钟入睡,除了出席国际会议,全年只在春节休息半天。如此的勤奋和高效,才有这么多的著述,据《陈正祥讲座教授著作目录(1932-1992)》介绍,有专书和专刊256种以及论文368篇,有著作至少624种,其中用外文写的121种,堪称全球地理学界的“著作冠军”。

  这样的陈正祥,在后辈心中巍然可敬。他的侄子说,家族里总拿他作为榜样,告诫后来的家中晚辈,应学习勤奋好学,早些年,还经常有陈氏家族的孩子到他的故居走访,了解他的生平过往。

  “我热爱中华大地,总想它能得到妥善利用,给因土地缺乏而生活艰困的人民安排好较好的生计”。这是陈正祥在他的《中国土地利用》一书的序言中的话语。兴许,正是怀抱着对祖国人民的热爱,才让他在地理之途笔耕不辍,实现“著作等身”。

  陈正祥青年时期便离家求学,而后定居在外,鲜有回乡,留下的照片也不多。陈正祥的侄子给我们分享了几张他当时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照片。泛黄的相页上,老人一头白发却精神矍铄,黑框眼镜下的眼神越发犀利,认真地盯着手中的书卷,手里的笔仿佛正在上方批注,看着这样的照片,再抬头看着如今的故居,便也能想象到他是如何在时代洪流之下,为国家地理的研究奉献心力。

  可惜的是,在他故去以后,少有人提起他的过往,人们也渐渐淡忘,在柳市这样一个小村庄里,曾走出这样的一位大贤。他的故居周边已成为其余村民的民房,内里的老隔间也只剩下几名来此务工的新乐清人在此居住,故居门口处的小过道如今成为晾晒衣物之处,属实有些令人遗憾。

  走出陈正祥故居,离开四板桥村,与友人回顾此行拍下的照片,我心里有些感触:随着时间流逝,故人与故居总会慢慢淡去。但如今柳市镇正积极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与“最美村”“最脏村”评选,那么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是否更应该妥善维护、修缮名人故居,让这些记载着过往厚重历史的名人故居能尽量保留当年情景,给我们带来新的启迪。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