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高校动态管控 隔离小学生收到冰墩墩钥匙链
3月16日下午,上海大学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月17日凌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静安校区调整为“准封闭”管理模式。从3月2日学校因有密接病例紧急封控,上海大学的师生们经历了从“足不出户(办公室、宿舍)”到“足不出校”的转变。本轮疫情中,多个省份出现了中小学、大学的聚集性疫情。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封闭管理中的校园,正在采取不同形式的管控措施,兼顾防疫要求和学习生活。
坐标 上海大学
志愿者化身“打饭侠”
从3月2日学校紧急封控之后,董思琦作为上海大学抗疫行动中的一名一线志愿者,见证了这场难忘的“战斗”。本科生“红马甲”、退役大学生“橄榄绿”、研究生“蓝马甲”、教工志愿服务突击队等,学校三个校区有5000余人次的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服务时长已超过1万小时。
在第一轮核酸检测开始前,上海大学就迅速组织起了一支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负责检测点位现场秩序的维护,协助全校师生及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3月3日凌晨,上海大学全员第一轮核酸检测完成,志愿团队的同学们又马不停蹄地继续进行临时物资的搬运与分发。
“我还做了一次‘打饭侠’!”董思琦笑着说,网格化管理期间,为防止人员聚集,需要由一位代表负责领取自己负责的8位同学的饭菜,她也参与了其中。
记者从上海大学了解到,3月3日上海大学启动了线上教学方案,线下教学全部转为线上教学。隔离期间,同学们的心态也在发生转变。董思琦告诉记者,“前3天是最紧张的,也是大家觉得最难熬的。”从一开始接到封闭管理通知时的无措和慌张,到后期大家逐渐放平心态,积极应对。
坐标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宿舍合奏《我的祖国》鼓励师生
3月13日,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朱歆怡、许舒萌在宿舍阳台,小提琴合奏《我的祖国》的视频走红网络。在疫情高压下,舒缓的音乐、动人的旋律极大地鼓励了师生们,也让观看视频的网友备受感动,称听到这个旋律就热泪盈眶。
音乐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李易霖告诉记者,封校的最初几天,同学们需要暂时封闭在各自宿舍。校园管控期间,音乐学院两位研究生还是会进行一些日常的专业练习,“常规练习之后,她们觉得在疫情形势还不明朗的情况下,音乐能很好地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从3月3日开始,朱歆怡、许舒萌两位同学每天都会在午饭或晚饭时间,在宿舍阳台合奏。”
李易霖介绍,两位同学都是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平时练习的曲子难度更大。在每天合奏时,她们会特意选择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等,“不过,在疫情反弹的特殊时段,可能《我的祖国》这首曲子更能触动大家的感情。”李易霖表示,从两位同学的角度来讲,她们也希望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为大家加油打气。
坐标 北京和平里四小
制作小手工品送给隔离区小伙伴
本轮疫情中,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已有7名学生感染,学校于3月14日采取临时封控措施。目前,7个班级的275名学生和部分老师接受集中医学隔离,每个学生有一名家长陪同。
据和平里四小相关负责人介绍,3月13日晚,得知一名学生初筛阳性,学校随即通知全校三个校区的全部2773名同学和家长居家观察。初筛阳性的这名学生上一年级,教室位于东校区,3月14日确诊。斜对面教室的一个二年级班上,也有6名同学先后报告核酸阳性。同一楼层7个班级的学生和老师从14日开始组织集中隔离。学校连夜编组,通知275个同学的家长。卫健委、疾控中心、派出所、街道、社区等都在协调,用了一个昼夜把隔离的学生全部转移到集中隔离点。
东城区委区政府还第一时间为隔离中的低龄学生准备了冰墩墩钥匙链。东城区教委协调全区十多位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录制视频课程。东城区教委还向全区小学生发出倡议,各校学生将印有冰墩墩图案的铅笔、本子、公交卡套、慰问信等物品,自己制作的小手工品送给隔离区的小伙伴。
23个省区市推行师生核酸抽测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此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出现疫情时,能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进行转运隔离,是确保疫情防控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王登峰表示,最近教育部了解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要求每一个区都要跟一所学校建立定点关联模式,如果这个区所对应的这所学校出现紧急疫情,这个区要负责做好校园的转运隔离等相关工作。“这对于高校人多,防控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之道。我们也想把这个经验及时推广。”
王登峰介绍,教育部及时总结各地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形成的非常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去年福建省就通过定时、不定时对一定比例师生进行核酸抽测,及时发现了进入校园的疫情。这项政策目前23个省区市已经开始推行,“而且随着这一轮疫情的出现,我们要求各地要把这项措施真正抓好落实。”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