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预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经济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型的内在逻辑,并聚焦假期制度变革作为“预调节阀”的关键作用。预经济学强调通过“预见—预调—预置”,在经济范式切换前期主动配置资源,以引导新增长循环的形成。
本文结合2025年消费数据、服务消费缺口及政策实践,论证延长假期如何系统性破解服务消费的“时间瓶颈”,启动“服务消费扩大—高质量就业增加—收入与预期改善—内需持续扩大”的内生增长循环,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关键词:预经济学;消费导向;假期制度;服务消费;时间瓶颈;增长循环

一、引言:范式转型与预经济调节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的深刻转型中。2025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较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消费“主引擎”作用持续增强。然而,总消费占GDP比重仅为39.57%,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6.41%,差距主要来自服务消费的不足(相差16个百分点)。
预经济学理论为此提供了关键视角。该理论强调,在旧动能衰竭、新动能未成的“窗口期”,需通过预见(Foresight)、预调(Pre-adjustment)、预置(Pre-allocation),前瞻性地配置资源,以引导经济向新范式平滑过渡。假期制度变革,正是这样一种“预调节”工具——它并非简单的福利分配,而是通过注入“闲暇时间”这一要素,预置服务消费市场,启动新增长循环。

二、历史语境:旧范式下的时间政治经济学
在“世界工厂”时代,中国经济的核心是出口与投资驱动。时间被视为生产要素,假期则被看作“产能闲置”。企业与员工的目标高度一致:最大化生产,将时间转化为外汇。加班文化盛行,休假让位于订单。
然而,内外环境已发生系统性变化:
——外部:全球化高潮退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贸环境收紧;
——内部:人口红利衰减,人均收入增速放缓,“躺平”现象成为对旧有激励模式的消极反馈。
当“多生产”不再等同于“多收益”,旧增长逻辑已至拐点。预经济学的任务,正是在这片“无人区”中,铺设新循环的轨道。

三、现实悖论:服务消费的“时间瓶颈”与预经济学破解之道
1. 数据揭示的结构性缺口
尽管中国商品消费占GDP比重达21.7%,与美国水平相当,但服务消费严重滞后,导致总消费占比仅为39.57%,低于全球平均16个百分点。服务消费的本质是时间密集型——其消费过程高度依赖消费者的整块闲暇时间。
2. 升级版的“凯恩斯节约悖论”
当前经济面临双重悖论:
—— 传统悖论:8.37亿负债人”不能消费”、居民因预期不稳而“不敢消费”、储蓄利息一降再降而银行居民存款增加的”不愿消费”;
——时间悖论:即使有消费能力,也因“没有时间消费”而无法形成有效需求,假期过度集中形成”没有消费质量”。
2025年10月CPI由负转正,其中服务消费价格稳健上涨:宾馆住宿、飞机票、旅游价格环比分别上升8.6%、4.5%、2.5%,高于季节性水平。这印证了假日经济对服务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反衬出日常“时间瓶颈”的严峻性。
3. 预经济学的破解之道
延长假期,是对“时间瓶颈”的预置式破解。它通过注入“闲暇时间”这一要素,直接为服务消费创造场景,将潜在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需求。这超越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刺激(如消费券),体现了预经济学“以要素预置引导市场生成”的核心逻辑。
四、假期延长:启动新增长循环的预调节阀
在预经济学框架下,假期延长是一项多功能的预调节工具,其作用机制如下:
1. 创造有效需求,预置市场空间
假期直接为服务消费提供时间与场景。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达49.98亿人次,花费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情绪消费、银发经济、即时零售等新消费形态也随假期场景扩展,例如“情绪消费”中近七成人群愿为快乐预留弹性预算。
2. 引导供给升级,预塑产业形态
稳定的服务需求激励企业投资创新。例如:
——数字经济领城,预商购平台创新消费模式,先消费后完款,累积消费放大授信消费额度。
——低空经济领域,亿航智能通过合肥“低空经济示范区”实现技术验证与商业化落地;
—— 文旅领域,上海天文馆夜场、杭州西湖智能预约系统等服务创新,提升了消费体验。
1). 优化收入分配,预调社会结构
服务业创造更具弹性的白领与灰领岗位。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398.1%,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服务业正成为高质量就业的吸纳器。这有助于缓解“躺平”压力,改善收入分配。
2). 形成内生增长循环
假期延长→服务消费扩张→服务业繁荣→高质量就业增加→收入与预期改善→内需持续扩大。
此循环已初现端倪:2025年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5.2%,高于商品零售,显示服务消费正成为内需增长的关键变量。
五、长远展望:迈向“时间富裕”型社会
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是文明范式的革命。产品生产将更多服务于服务消费,制造业自身也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如海尔卡奥斯平台案例)。
预经济学视角下,假期制度调整是构建“时间富裕”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一个“有能力消费、有时间消费、有意愿消费、有丰富服务可供消费”的社会。正如余求宝教授指出:“预经济学的本质是承诺经济学”——假期是对人民美好生活承诺的兑现,也是经济增长新基础的预置。(预商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余求宝)
参考文献
1. 央视网. 《多维度透视2025中国经济秋季报·新型消费“加速跑” 消费主引擎作用增强》. 2025-10-23.
2. 余求宝. 《预经济赋能场景牵引》. 预商数字经济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
3. 谷喻. 《需将潜在消费需求转为增长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4. 《2025年中答卷·宏观运行篇|透过多维数据看经济“含新量”》. 经济网. 2025-07-21.
5. 余求宝. 《从“工具理性”到“身份炼金”:预经济学视角下的价值创造革命》. 商业观察. 2025-08-20.
6. 21世纪经济报道. 《深挖潜力提振消费 做强国内大循环》. 2025-05-29.
7. 余求宝. 《余求宝教授获聘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课题组智库成员、特约研究员》. 人民日报人民网. 2025-07-20.
8. 毛中根、王鹏帆. 《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 光明日报. 2025-11-10.
9. 余求宝. 《数据文明时代价值创造的新范式解码余氏价值方程V=B×D2》. 2025-04-03.
10. 王春华. 《中国特色消费型社会即将到来》. 中国发展网. 2025-08-05.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